本會簡介

本會簡介

中華聖潔會簡史重溫(邢福增院長86周年堂慶講道節錄)

中華聖潔會乃華人基督徒在香港建立的獨立教會,始於創辦人吳仲連牧師伉儷及幾位熱心肢體在深水埗街頭的佈道與信徒的聚會。1930年11月15日,中華聖潔會正式成立,一直奉行自養自治自傳的自立精神。成立初期,租用青山道一所車房聚會,人數增長後,遷往福榮街95號地下,為方便內地的福音工作,一度在中山設置佈道所。1941至1945年,抗日戰爭香港淪陷期間,教會遷至鴨寮街6號三樓,聚會未有停止,戰後,教會遷至白楊街25號地下繼續聚會。

  50年代初期,配合社會教育需要,回應地區福音異象,中華聖潔會認定辦學的發展策略,獲政府批準撥地,在深水埗懷惠道建堂建校,1955年開始動工興建學校及堂址。神感動一眾基層會友奉獻及貸款共40萬元作建築費。1956年教會按公司法例向政府註冊並設會章。1957年,新址落成啟用,中華聖潔會正式遷入,非牟利私立小學命名為「中聖學校」,開始招生。中聖學校的學生人數逐年增加,1959年時,人數已達千二,財政穩定,升中考試成績優異,加上管教嚴謹,廣受街坊好評,福音工作漸見成效,很多學生參加團契和主日學,信主聚會,並加入教會成為會友。

  自50年代至70年代初,中華聖潔會一直在深水埗以堂校合作模式貢獻社區。隨著區內人口年齡的轉變,加上中學學額的需求增加,中聖學校遂調整轉型為中學,在1976年,易名「中聖書院」。惟因校舍限制,未能轉為津貼中學,一直以非牟利私立學校營運,至1998年,「中聖書院」多年努力終被認同,由私立派位學校成功申請成為直接資助中學。

   中華聖潔會在70年代中期,已開始支持差傳,1981年和1984年分別差派周志豪宣教士和孫玉琴宣教士往南韓漢城,藉福音廣播領中國同胞歸主。兩位宣教士在1984年底結婚,夫婦同心,堅守使命。經過約二十年在韓國的宣教事奉後,因科技進步與廣播新發展,2004年周志豪牧師伉儷駐港事奉,翌年轉任香港同工,繼續福音廣播的召命。周牧師夫婦於2005年加入中華聖潔會會籍,多年來投入教會事奉,關顧牧養弟兄姊妹。

   除地區、學校與中國的福音使命外,教會一直思考植堂的發展。1980年代初期,因中聖書院營辦私校所面對的困局與挑戰,中華聖潔會在1985年一次特別會友大會中,在神帶領下作了信心的決定,開展分堂及申辦中學。

1986年教會以「中聖教會」名稱註冊為日後分堂。1988年10月,中華聖潔會在將軍澳臨屋區開設「睦鄰中心」,作社區關懷與植堂工作,中聖教會亦開始聚會。1990年,臨屋中心事工轉給「中聖教會」承辦。在神的預備下,1993年9月中聖教會獲房屋署批出租用寶林邨寶寧樓單位作社區服務中心,同時獲白普理基金捐助150萬元作裝修設備的費用,1994年6月19日教會正式遷址到寶林邨,所承辦的「中聖教會白普理社區服務中心」同時運作,開展託管、功課輔導、興趣班等社區服務。遷往新堂後,中聖教會亦在1996年正式自立。

香港回歸後,神再次施恩給中華聖潔會,1997年7月,獲教育署批准在大埔區主辦一所津貼中學。會友積極參與學校籌備及奉獻開辦費,並組成校董會承擔管理責任。1998年9月,「中華聖潔會靈風中學」開學,教會在校內設立堂會,名為「中華聖潔會大埔堂」,並差派同工及會友植堂。經過十二年的事奉成長,大埔堂在2011年一月正式自立。

 回顧分堂的開拓成長後,再談母會在千禧後的恩典歷程。自中聖書院成為直資中學後,因發展需要而申請擴建,2003年終獲政府撥款3,040萬進行工程。同年12月,學校及教會遷往荔景邨校舍,擴建工程隨即開始,卻歷盡多方波折,包括地基問題及撥款不足。神一直保守看顧,2007年再獲政府加撥710萬元。同年7月在懷惠道舉行上蓋工程動土禮。2008年12月28日教會回歸,舊址新堂,感恩不盡,同日慶賀教會的78周年。感謝耶和華以勒的神,既為中聖書院預備新校舍作長遠發展,亦為中華聖潔會安排穩固的基址繼續見証服事。

1930年成立的中華聖潔會,從一個規模細小及自養自治自傳的獨立教會,發展成今天的三個堂會,並主辦兩所中學及一所社區服務中心,分別在深水埗、大埔及將軍澳,藉牧養及服事,高舉主名,見證主恩,分享主愛,一切都是神的賜福保守,願榮耀頌讚歸與神!